中国数字经济呈现五大发展趋势

近日,“云上广交会”和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相继成功举办。在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之下,各国惆怅未来经济发展何去何从之时,中国的数字经济呈现出五大鲜明的发展趋势。

 

01

外贸行业逐步向数字化方向升级

本届广交会不仅仅是一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,更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、数字中国建设转型升级的一次集中展示,吹响了中国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号角。

外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有两大明显优势。

一是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企业成本,提高交易效率、增加交易机会。以前企业参加广交会,需要派若干人员到广州,出差成本涉及食宿费、摊位费、线下场地的布置费、实体样品运送费用等等。

而线上参展却省去了这些环节,省钱的同时也更加便捷。此外,直播的素材可以反复利用,并且可以在多平台、多渠道传播,这是线下实体会展难以实现的优势。

二是云端化的广交会突破了时间、空间的限制,虚拟现实、人工智能以及5G技术群的应用,给未来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和想象空间。

数字化让外贸产品信息更加精准高效地在需求方面前呈现,是以全方位、立体式的方式重新打开了传统的外贸活动,迸发出来全新的创新活力。

 

02

智能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

据有关部门统计,近日在天津举办的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“云端”火热:40家网站及平台直播,开幕式在线观看人数高达5860万人、总浏览量达3.92亿人次。

本次大会充分展示出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链已初具规模,反映了智能化产品开始加速从小众、概念化向大众化消费产品转化的市场趋势。智能化不仅体现在制造领域,也正在成为我国基层治理优化、人居环境改善、百姓生活质量提高等关系国计民生方方面面的全新动能。

 

03

智能化带动国际市场更加多元化

过去,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是发达国家。近年来我国国际市场布局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不断优化,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,不断推动国内外市场协同增效发展。

预计未来三年,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持续升温,市场规模将保持30%左右的增长速度;到2021年,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;在行业结构上,随着智能化产业链的不断扩张,物联网的几何级数增长,除当前发展迅速的智慧金融、智能安防等领域外,未来各个行业的智能化市场发展雏形已现。

 

04

构建全球化的智能人才体系

在此次天津举办的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了《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(2019-2020年版)》(以下简称报告)。

报告表明,我国当前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呈现三大趋势:一是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本地化服务趋势明显;二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;三是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建设重要性愈发凸显。

虽然我国的智能化人才本土化供需体系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,但如果按照国务院发布的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的目标,预计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缺口达30万,特定技术方向和岗位上供需比例失衡尤为突出。

 

05

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进程加快

2020年4月9日,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《意见》”)正式发布。

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,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之一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,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,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并强调引导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,为未来我国数字经济的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
未来我国的数字经济在进一步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、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、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的基础上,将不断创造出新动能。
 

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目前已在云南、广州、山东等地区与政府合作运营、开发建设十几个特色产业园并打造成为地方一流示范园区,也需要有意向的企业进行金融投资。

2021年11月22日 19:36
浏览量:0
收藏